写作的难关与结尾的关键性
写作,是一种深刻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思考、琢磨和反复推敲,尤其是在构思文章的结尾时。结尾作为作文的最后一部分,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常说:“结尾决定成败。”无论是议论文、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描写文,结尾部分总是决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表达与思想升华,它是最终的定音符,是对文章内涵的深刻总结。
坚持写作的结尾,首先意味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决心。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在文章的开头和中段投入了大量的心力,却在结尾时突然迷失方向。这个时候,我们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甚至放弃精雕细琢。尤其是对许多学生而言,写作课题的压力和繁重的任务有时让他们在结尾处心生怯意,不知道如何收束。其实,正是这一刻的坚持,让作文的结尾有了深刻的力量。
如何才能坚持写出完美的结尾呢?要明确结尾不仅是文章的“收尾”,更是文章思想的升华点。你需要确保结尾能够与开头相呼应,形成对比或者递进的关系,给人以意料之外的深度感。结尾部分应能触动读者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共鸣,甚至引发他们的思考。因此,在结尾处坚持不懈地投入心力和创意,是非常重要的。
并不是所有的写作者都能坚持到最后一刻。在长时间的写作中,许多人在结尾时感到困惑或者疲惫,导致他们最终写出的是草率、仓促的结尾。倘若你的文章结尾草草收场,那么整篇文章的精彩内容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影响到读者对文章的整体评价。正如一首歌曲如果没有一个精彩的尾音,那么整个旋律的魅力也会减弱。同样,作文的结尾部分,是写作中的尾音,必须做到无可挑剔。
为什么坚持写作的结尾如此重要?这是因为结尾是文章的最终呈现,是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它不仅仅是语言的堆砌,更是思想、情感、主题的升华。通过一个有力的结尾,读者会感受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经历的思考过程、情感波动和思维碰撞。而一个没有内涵、平淡无奇的结尾,则可能让读者在结束后毫无留恋,甚至对整篇文章产生质疑。
很多经典的作文,往往都是通过一个出色的结尾,让整篇文章得到了升华。比如一些描写人物性格的文章,结尾通常会点明人物的精神品格,或是通过反转的方式让读者重新审视文章中的人物与事件;又如一些以哲理性为主的议论文,结尾处常会通过总结来深化主题,激发读者对人生、社会或自然的深入思考。
结尾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呼应开头:通过回顾开头的情节或观点,形成一个“圆”的结构,使得文章在情感和思想上更加完满。
设问引导:通过提问引发读者思考,激发他们的探讨欲望,往往能够起到点题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引用名言:借助名言警句或经典诗句来收束全文,使结尾部分充满哲理和智慧。
反转结尾:通过一个意料之外的结局,令读者眼前一亮,从而加深文章的影响力。
因此,结尾不仅仅是文章的结束,它更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的深度把握和对思想的精彩总结。坚持写作的结尾,需要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对语言技巧的精准运用,这样才能确保结尾部分具有足够的力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坚持结尾的技巧与实战应用
要写出一个打动人心的结尾,仅仅依靠直觉和灵感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写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在作文的最后阶段坚持下来,并成功构建出一个完美的结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巧,能够帮助你在作文中坚持写出精彩的结尾。
1.深刻总结与主题呼应
结尾部分首先要与整篇文章的主题高度契合,且能够深入总结全文的主旨。很多时候,文章的主题并不会直接出现在正文中,而是通过细节描写、情节安排以及人物对话等方式逐渐呈现。而在结尾时,作者需要做到思想的升华,通过总结性的话语来揭示文章的核心意义,使读者能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写一篇关于“坚持”的文章,你可以在结尾部分重申“坚持”这一主题,并通过一个感人的实例或引人深思的话语,使得这个主题得以升华,打动读者。比如:“正如那位坚守岗位的老工人所说,‘每一次的坚持,都是对生命的一次深刻诠释。’”
2.用感性打动理性
在写作结尾时,理性和感性需要相互交织。理性的总结有助于使文章具有思考价值,而感性的描写则能够增强文章的情感感染力。在很多议论文中,结尾往往采用感性语言,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震撼心灵的情感表达,来增强文章的影响力。
例如,一篇关于“爱与责任”的文章,结尾可以通过一位母亲的深情告白或一位父亲为子女付出的无私行动来打动读者。这种情感的展现,能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3.留白与启示
好的结尾,不一定要直白地给出所有答案。有时候,通过适当的留白,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在结束文章后仍然沉浸在作者的世界中。这样的结尾常常通过一些具有深意的比喻、寓言或诗意的描写来表现,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例如,如果你的文章是关于人生哲理的,你可以在结尾时提到某个寓言故事或哲学观点,虽然没有明确给出结论,但通过这种含蓄的表达,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