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作文”,这些字眼总是让人既好奇又忍俊不禁。每年高考时,许多考生都会在试卷上投入辛勤的笔力,但有些“另类创意”的作文却因脱离常规、突破边界而走向了“零分”这条路。尽管如此,这些作文却让人意外地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史上最火的十篇“零分作文”,每一篇都是“脑洞大开”与“极致失败”的结合体,既好笑又让人深思。
让我们来看看这篇号称“最具创意”的作文:
这篇作文的亮点在于——它完全没有围绕题目展开,而是干脆直接进行了一场自我颂扬的演讲。作文的开头是这样的:“我爱祖国,因为祖国伟大;我爱世界,因为世界美丽;我爱自己,因为自己优秀;我爱这道题,因为它给了我发挥的空间。”文章中不断重复着这几个“我爱”的句子,完全没有任何逻辑上的连贯性。作文的结尾部分更是直接与主题脱轨:“不管你是什么时候看到这篇作文,我都会说一句:我爱你。”这篇作文尽管满满的自我崇拜,但却没有体现出对题目的理解,最终落得了零分的下场。
接下来是另一篇让人捧腹的作文:
这篇作文的开头引用了一句哲学性的名言:“水是生命之源。”接下来的内容却极为离奇:作者开始对水的各类用途展开长篇大论,描述了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工业中的应用,甚至对如何煮一碗面条进行详细的阐述。可笑的是,这篇文章没有任何针对题目进行探讨的部分,根本没有展现出任何对话题的思考。结果,评卷老师给出的零分判定也显得合情合理。
除了这些完全不符合题意的作文,还有一些试图通过“走偏门”来获得“创意加分”的作文:
这篇作文直接挑战了“答题”的基本规则。作文开篇,作者坦言:“我从小就不喜欢做作业,我认为做作业是一种无聊且浪费时间的行为。”紧接着,他列举了各种理由,认为作业束缚了自己的创造力,甚至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批判。更为离奇的是,作者认为自己从不做作业的行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篇作文仿佛一篇“学术论文”,最后自然也是以零分结束。这篇文章的“反叛”精神和完全不符合常理的想法让人哭笑不得。
这些“零分作文”虽然因为未能满足考试要求而被判为零分,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学生们的独特创意与思维方式。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创新”的尝试,尽管它们有时会偏离常规,但却给人一种跳脱枯燥的感觉,尤其是其中那种无厘头的幽默,至今仍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再来看一篇绝对令你拍案叫绝的作文:
这篇作文的开头直接将题目翻转过来:“大家好,今天我来写一篇关于我自己的作文。”整篇作文都是在讲述自己如何写这篇作文,包括写作文时的心理活动、如何选择素材、如何构思段落等。整个文章充满了自我分析与叙述,完全忽略了题目本身的要求和内容。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篇作文体现了作者对写作过程的深刻理解,但最终却因为没有围绕题目作答而获得了零分。尽管如此,这种“我写我”的幽默感却让人忍俊不禁。
接下来是另一篇堪称“奇葩”的作文:
这篇作文完全以哲学的视角对吃苹果这一普通日常活动进行了解读。从开篇的“每一个苹果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到结尾的“苹果不仅仅是水果,它更是生命与智慧的象征”,这篇作文的逻辑推理可谓天马行空。作者极力想要通过吃苹果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却偏偏忽略了题目的具体要求。最终,这篇“过于抽象”的作文被老师判为零分,然而它的荒诞感却成为许多网友的笑谈。
除了这些极具个性的作文,还有一篇以“极简风”著称的作文:
这篇作文的字数异常简短,只有一句话:“狗和猫一样,都能看见东西。”作文也没有任何铺垫和延伸,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简单叙述。这篇作品无论是从结构、语言还是深度上都缺乏任何亮点,最终落得零分也并不意外。但这份简洁极致的写作风格却让人有种“另类美学”的感受,虽然它完全无法符合高考作文的标准,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这些“零分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它们未能得到老师的认可,然而其中的创造力和幽默感,反而展现出学生对写作形式的多样理解。或许在某些时刻,创意的突破恰恰是最具价值的。但在标准化的考试环境中,创新与规范之间的平衡,才是通往高分的正确道路。